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江苏省2017年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专题教学研讨活动顺利召开
作者: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录入时间:2017-11-22

     已入深秋,满眼的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斑斓多彩,摇曳生姿。1121日,江苏省2017年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莫愁湖小学顺利召开。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林伟在开幕式上讲话。董主任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江苏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依赖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聚焦数学核心内容。小学数学开始就要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和图形的过程。图形的认识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聚焦核心内容和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研讨,并由特级教师进行点评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式。从义务教育和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内涵来看,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王林、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郭庆松、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主任吕晨等出席开幕式。

句容市崇明小学朱金妹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朱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条毛线,引导学生将毛线由曲变直,进而变换毛线的位置和长短,通过变式和反例引导学生逐步感悟线段“直”的特征,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在认识线段后,朱老师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找线段,学会画线段,既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会,也体会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小学陆娴静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陆老师由线段的特征的复习开始,引导学生结合激光笔发射的光线,并结合学生画图的过程,体会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经过点画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加深对射线和直线和点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征。在引出不同的角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感悟角的两条边是射线。教师还通过动画设计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感悟知识之间的联系。

 

随后特级教师闫勤对教学进行了交流和评析。闫老师认为教师的教学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学习素材。未来社会的教育不是记忆的教育,而是学会创造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现实的情境,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同伴的互动。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是指向未来的。教学过程不仅关心整体的发展,还要关心个体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科的素养,也要关注个性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挑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更好地利用生成性的资源。

 

 

21日下午有三节图形认识的教学。前两节课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一节课由无锡市东林小学李静老师执教“认识垂线”。李老师由两条直线相交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相交成不同的角,揭示如果相交成直角,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在揭示垂直的概念后,引导学生摆出垂直、找到垂直、判断垂直、折出垂直,加深对垂直的认识和体会。在认识垂直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初步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和垂直的关系。在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正例和反例加深对“距离”的认识,并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实际应用。

第二节课南京市莫愁湖小学的王娟老师执教“认识平行”。王老师由现实生活的现象抽象出不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让学生通过分类认识不相交,继而认识平行。注意联系已经认识的长方形体会图形中的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并在其他图形中找到平行的直线。在初步认识直线后,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尝试画平行线。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体会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平行和平移的关系。

 

第三节课由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管小冬执教“认识圆柱和圆锥”。这节课获得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管老师的教学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出研究圆柱和圆锥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交流得到圆柱的特征。通过不同形状的圆柱进行比较,体会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决定形状,自然过渡到高的概念的学习。由圆柱的高的学习自主迁移学习圆锥的高。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纸、许多大大小小的圆片,引导在制作圆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圆柱的特征。

 

 

随后特级教师朱红伟对下午的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好的教学要把握学生,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把握学生需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背景;把握学习需要;把握认知起点。把握教材需要哦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新知的生成和拓展;研究课时教学的任务,该带着学生到哪里,怎么去。把握课堂需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教材,如何将教材改变为学材,有利于学生展开学习过程,怎样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把握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陪伴学生的学习。要给学生提供有温度的课堂,尊重鼓励学生的学习。把握课堂还需要思考如何增加课堂的宽度,延展课堂的长度,适当体现课堂的深度。课堂的深度体现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足够的丰富和体验,再提升为数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翻译”。在图形认识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问题是需要重视的。

 

 

 

22日上午的前两节课都是“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课由淮安市新安小学杜素芹老师执教。杜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指出其中的角,进而抽象出角的图形。在初步认识角的形状后,再摸一摸实物面上的角,进而体会角有一个定点和两条边。之后,教师让学生画角、做角,并在做角的过程中体会角的大小变化。整节课学生经历了丰富的操作体验活动。

 

 

第二节课由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谢红芳老师执教。谢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绘本情境,引导学生由三角形中的角出发,在初步认识角的形状后,指出具体实物中的角,并让学生尝试画角,进而抽象概括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画出角,通过比较揭示角的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和边张开得大小有关系。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

 

第三节课由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仲秋月老师执教“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仲老师的教学注意激活学生已有认识图形的经验,通过创设猜图形的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在学生提出有关长方形特征的猜想后,引导学生通过量、折、比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图形的变化引出对正方形特征的猜想,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悟推理的思想。在学生初步感悟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做图形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随后南京市教研室朱宇辉老师对这几节课进行了点评。朱老师结合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对这几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郭庆松老师对这次研讨活动进行了小结。他指出教师要加强对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实践研究:合理地使用生活素材,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象,用好概念的变式,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对比辨析,在重要的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回顾反思。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南京奇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