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随笔集萃
尝试“自助餐式”教学
作者: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 袁丽艳  录入时间:2015-7-21  阅读次数:2307

有一种沿袭了多年的“集体作业”式教学方式──先提出一个问题,指定学生站起来回答,当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正确了,教师就认为全班学生都会了。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是“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失去了选择权,也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如果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一份学习的“自助餐”,那么,学生就会有更宽广地展示自己的天地,从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助餐式”的教学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自助餐”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个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材施教的原因所在。而对某一个学生来说,教学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主要包括:通过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启发学生想到可以运用转化的策略,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面积;根据圆的特征想到将圆沿着半径剪开,再尝试拼成学过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在拼图形的过程中体会,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清楚地认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联系,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理想的教学当然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并理解这样的学习过程,但是实际上,有些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个程度。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必然是有损耗的。这时,我们可以只要求这些学生在这节课上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圆的面积计算,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加以理解。

教学目标的“自助餐”可以使学生的差异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也能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实际上也更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二、探究过程的“自助餐”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方式,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首先,要寻找适合的起点。在进行探究教学设计前,先要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顺着学生学习思维的脉络去设计教学流程。同样,“自助餐”的设计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我们知道,加法中有交换律。猜一猜,乘法中也有交换律吗?如果有,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验证猜想。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请写下来。

发现规律。观察一下,上面的例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聪明的你发现了吗?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出这一发现吗?(小提示:比如用符号、字母……)

回顾反思。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探索出乘法中的这一运算律的?

在探究乘法交换律之前,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探索过程中体验了猜测—验证的探究方法,所以“自助餐”的设计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探索加法运算律方法的基础上生长,以活动要求的形式让学生明了每一步探究的过程,知道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清晰地呈现探究的思路。

其次,要设计开放的过程。设计了“自助餐”,并非意味着学生就是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走。相反,利用这些活动的设计可以减少教师介入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给学生留有更多探究的活动空间。上述活动设计就具体表现为:探究方法开放—验证之前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内容开放—把自己想到的例子记录下来;结果的呈现形式开放—用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出自己的发现。这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不再是教师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完全遵循教师的意愿来行事,而是让学生有了自主权,可以自己来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验证策略、表达方式,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留下自己思想的痕迹,这对培养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是大有益处的。

最后,要在反思中提升方法。数学学习并不能仅停留于让学生知道些什么,更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此类探究性活动的设计,既要使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究过程,又要注重通过不断地回顾过程,反思所得。如以“你是怎样探索出乘法交换律的?”“掌握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想说的?”等反思性问题,让学生积极感悟、体验与内化探索的方法,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探究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问题设计的“自助餐”

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另一方面,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对想象力非富的学生,可多提猜测性的问题;对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应多提逻辑要求高的问题;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多提概括性的问题;对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答案相对容易表达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可以设计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比?这是相对容易回答的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能说出答案。(2)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这是比较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回答。(3)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需要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才能加以回答。总之,好的问题能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文章:课堂小结要适时
下一篇文章:不同类型教师学习公开课后的表现分析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南京奇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