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研信息 > 数学要闻
数学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者:转自《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师》 孙红星  录入时间:2006/7/12  阅读次数:2925

在教育部部署指导下,金水区开展校本教研已经一年多了。教师们已经形成研究的习惯,学校已经形成研究的氛围。而课例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行动方式及成果的呈现方式,已经为广大教师所认可。数学教师也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在专业上获得了有效的发展。

作为教研人员,本人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对数学课例研究能否引领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数学课例研究怎样引领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数学课例研究的形式等方面有很多感触和体会。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数学课例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例研究的目的是为数学教师的校本教研提供一个载体,使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数学课例研究是案例研究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对一节数学课进行研究。由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研究、制定新的方案、行动跟进等步骤组成。

由于教师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地点在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最终体现在课堂上。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起到很好的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组织好数学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实践和研究。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师价值体现的主要场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就势在必行。

教师不是专业研究者,也不是理论创造者。所以要求教师进行纯理论的研究是得不偿失的。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从事着教育教学的工作,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因此,如何恰当巧妙的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所以,研究来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困惑的问题,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教育部倡导开展的校本教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措施。

我们知道,教研有三个基本内涵:即问题来源于实际;教师是研究主体;研究结果反馈回来解决实际问题。校本教研就是建立在教师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业引领创新三个要素基础上的研究方式。作为校本教研,要有一个载体。实践证明,课例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载体。

二、数学课例的研究方法

在我们的实践中,数学课例研究一般采用跟进型研究和专题型研究两种形式。

所谓跟进型研究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遇到了困惑、或听课教师在听课中发现了问题,课后,大家一起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写出设计和研究的全过程。这种方式,随机性比较强,可以随时进行。课下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研究和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做,使研究更容易走近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无意插柳柳成荫”式的研究。

专题性研究则是几位教师和外来研究者组成互助性小组,共同设计一节课。一人执教,大家听课。课后一起反思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然后群策群力制定新的教学设计,接着按修改后的计划再上课,再听课,再讨论,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报告。这种形式,目的性较强,便于有计划进行。每学期有计划、有措施、有目的的进行几次,可以有效地创设研究氛围。使研究制度化、系列化。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有心栽花要花开”式的研究。

三、数学课例研究的呈现形式

数学课例研究主要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

课例研究报告大致由第一次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及研究、新的教学方案、根据第二次方案实施的行动跟进、第二次课后的反思、研究、提升几部分组成。

在写课例研究报告时,我们要求尽可能体现出:“我、小、实、思、研、新、情、升”的“八字方针”。

“我”是指要写自己的数学教学课例。只有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独特的、最有个性的。写自己的案例,就要关注自己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研究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来自自己教学实践,研究才能真正走进教师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师才能真正用研究的目光去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研究和教师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才是实用的,教师们才能对教研保持长久的兴趣,才能教学研究真正成为教师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

“小”是指研究的问题要小,要从小处入手。不要空谈那些大家都在谈的大道理,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汇集而成的。只有关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的研究才能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实”是说内容要真实、充实,文风要朴实。内容真实,才有实际意义。内容充实,有细节的具体描写,才有可读性和可信性。文风朴实,才能避免哗众取宠。因此,课例研究不要虚构、想当然,不要大话连篇言之无物,不要华丽词藻堆砌、使人望之生厌。

“思”是指要有自己的思考。有人说:“不会反思的教师,最多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会反思的教师,就已经是一个研究者了”。这说明,反思,是由教师转变为研究者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备课后的反思、上课后的反思、以及行动跟进后的反思就尤为重要。

“研”是指一定要写出“研”的过程。也就是同伴间的合作互助、专业的引领创新的过程。这是课例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能引起人们思考的部分。

“新”是说观察的视角要新,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观察出新问题;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做到“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情”是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又不是感情的宣泄。

所谓“升”,则是指要写出自己经历课例研究的过程所获得的理论和经验的提升。我们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把这些提升记下来,既是自己成长的记录,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素材。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增强,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们写出了很多发人深思的案例。我区汇集编写的《课例研究集》,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好评。不少课例被选入了教育报刊或书籍中。教师们反映说:“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数学校本教研,研究的是自己数学教学上遇到的事情,这种研究感到亲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强。我们喜欢这样的教研。”确实,校本教研为教师们指引了专业化发展的金光大道,而数学课例研究则为数学学科校本教研提供了切实的方法。数学课例研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已经为数学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将继续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更大的帮助。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1